不上半点边。由此可见,绝非是励精图治、雄才大略的圣明君王。虽说不上是昏君,却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庸君。可是适才所言斩钉截铁,而且铁面无私,一扫畴昔怠政之势,迦玺真不禁刮目相看。妥欢帖睦尔说完了话,又拿起了刨子刨起木料来。
迦玺真闭目沉思,经过适才和妥欢帖睦尔一番对话。他终于知道皇帝其实精明之极,只是为何又要怠政呢?难道是皇帝做得久了,乏味之极,因此才时常不上早朝、不理朝政?忖思良久,又终于明白,其实皇帝为了扶持温都当上太子,早有计策,只是不便说出口来,而要自己替他说出来。表面上看似皇帝问计于自己,实则是自己给皇帝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一步步进入彀中,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自己的一点智慧,在皇帝面前,其实不值一提。他想通此节,终于明白了甚么是'伴君如伴虎`。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过了良久,又想既然是自己出谋划策,那么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助皇帝成功册封温都为太子。只是决计不能走露风声,而且又要温都知道自己的翊戴拥立之功。
元清平和舒琴来到慈安宫,皇后奇氏正手持针线缝制衣服。她三十六七岁年纪,脸形和舒琴一样,只是舒琴的脸颊白里透红,她的脸颊则更加白皙。她身为皇后,养尊处优,脸上眼角,没有一丝皱纹,显得比自身的年纪要年轻几岁。她头戴姑姑冠,身穿一件大红对襟长衫,项上戴着一串白玉珠。
奇氏见元清平和舒琴进宫,心中喜悦之极,当下放下针线。元清平和舒琴走上前去,跪下道:"儿臣给母后请安。〃奇氏伸手扶起他们,笑道:"我的儿,都快起来罢。〃仔细打量他们兄妹,又道:"母后有半年个月没有看到你们兄妹了,想煞母后了,快让母后好生瞧瞧,你们是胖了还是瘦了。〃舒琴依在奇氏怀中,道:"母后,女儿也是十分想念你。〃奇氏道:"既是如此,你就在慈安宫多住几日,好好陪陪母后。〃舒琴连声说好,眼见桌上放着针线布料,问道:"母后,你在缝衣服吗?〃奇氏笑道:"母后给你做了件衣服,还有几针就好了,你们先坐一会。〃说着又拿起针线缝制衣服起来。过了一会,衣服缝制好了。舒琴换上这套蒙古服饰,竟然十分合身,也别有韵味。她心中喜之不胜,抱住奇氏,道:"多谢母后。〃奇氏笑道:"我儿若是喜欢,母后还给你做新衣。〃
母子三人吃过晚饭,元清平告辞离去,舒琴则留下来陪母后奇氏。
元清平回到秦王府没有多久,管家禀告,丞相脱脱到访,元清平连忙迎了出去,行礼道:"丞相到访,不知有何要事?〃脱脱道:"咱们书房说话。〃元清平见他神色凝重,知道要说的话事关重大,当下和脱脱走进书房。脱脱道:"本丞相和秦王有要事要说,你退下罢,不经招唤,谁也不要靠近书房。〃管家应声说是,临走之时,关上了书房的门窗。
元清平微笑道:"看丞相的样子,似乎有十分机密重大的事?〃脱脱道:"我和群臣进宫面见陛下,请求陛下早日册封太子,秦王是知道的。〃元清平颔首说是,道:"后来父皇答应了吗?〃脱脱道:"陛下答应一年之内册封太子。〃顿了一顿,又道:"我和群臣都拥立秦王,可是听陛下的口气,却是要传位于晋王。〃元清平点了点头,道:"二弟神勇无敌,性情刚毅,只是年轻气盛,需要稍加磨砺。假以时日,定然会变得沉稳干练。父皇要传位给他,原是再合适不过。〃脱脱道:"晋王暴戾蛮横,自恃勇武,便睥睨天下,岂只是年轻气盛而已。他若是继承了大元江山,势必会成为桀纣之君。〃元清平道:"丞相言重了,二弟少不经事,或是有的,暴戾蛮横却说不上。〃脱脱正色道:"本丞相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算得上阅人无数,看人绝不会有错。今日之断言,更绝非妄加定论。秦王和晋王乃是同胞手足,因此才不往坏的地方想。本丞相是局外之人,因此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元清平见他说得如此透彻,无言以对。
只听得脱脱又道:"秦王是嫡长子,沿用汉制,当是你继承大统。这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