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诚意(2/3)

是小人的福分。”

    这般说话,或许会让李秘显得比较卑微,根本就不像一个穿越者,难道穿越者不该趾高气扬,人挡杀人佛挡*么,为何要如此低声下气?

    然而李秘却清楚,眼下的他并没有高张的资本,即便有这样的资本,李秘也会选择低调做人,闷声发大财,那才是最具智慧的决策,意气之争只能树大招风,又是何必?

    张孙绳见得李秘没底气,便朝李秘道:“今番迎接王师凯旋,便是王宗伯坐镇中枢,你是苏州府公差,又是吴惟忠将军的关门弟子,可要好好卖把力气才是。”

    王弘诲本就有些失望,他以为李秘会有些出奇之处,毕竟能让王世贞点评几句,无论好坏,都该是有些才气的,可惜李秘与其他捕快衙役一般,处处透着市侩和卑微。

    然而此时张孙绳这么一说,王弘诲也难免有些惊诧起来,没想到李秘竟然会是吴惟忠的弟子,难怪他挎着戚家刀了!

    “你是吴汝诚的弟子?那老匹夫素来高傲,能收你为徒,也算是着实不易了……”

    李秘自己故作卑微倒也无妨,毕竟自己就只是个捕快,卑微一些才不会受人怀疑,可吴惟忠是戚家军硕果仅存的名将,又岂能让王弘诲骂作老匹夫!

    或许王弘诲与吴惟忠之间有些甚么过往恩怨,亦或者只是好友间的调侃打趣,但作为弟子,于情于理,李秘都不该坐视,更不能忍气吞声,必须站出来维护师长才是!

    “大宗伯此话,小子可不敢恭维,师父虽是武将,但熟读经史,痴迷兵法,胸怀韬略,也是读书万卷,匹夫之名实在有些不敬了。”

    王弘诲本以为李秘是个软骨头,今番他就是因为将罗儒望入京之事提了上去,才得了礼部尚书的官衔,本想着好好感谢李秘一番,可见得李秘满身胥吏庸俗气,这个念头也就打消了。

    眼下却见得李秘为了维护师尊,而不惜当面顶撞他这个礼部尚书,王弘诲非但没有感到气恼,反而高兴起来!

    捕快可以说是官场的最低层,连未入流的芝麻绿豆都算不上,而他是堂堂一部尚书,这中间隔着天与地的高低差距,许多人想巴结都来不及,李秘竟然还敢顶撞他!

    若李秘知晓王弘诲的想法,说不得要哭笑不得,顺从你吧,你觉着我低声下气没脊梁没骨头,反驳你吧,又觉得我大言不惭语出不敬,也是难做人了。

    好在王弘诲接下来并没有恼怒,而是朝李秘道:“是本官失言了,吴将军忠君爱国,刀兵娴熟,战功煊赫,与本官也有些旧日情谊,这才调侃了一句,并非刻意辱没,你也不用放在心上。”

    听得王弘诲如此一说,李秘也就不再计较,朝王弘诲道:“是小人唐突了。”

    王弘诲摆了摆手,示意无碍,眼珠一转,继而朝李秘道:“尔既是吴汝诚的弟子,又何必当个捕快,明年便是武科选拔之期,不如读写兵法,修炼弓马,虽说临阵磨枪,但不快也光,吴惟忠是个耿直不会转弯的,不过老夫却能够替你说上几句话,武状元也不必去争,但谋个正经出身也是稳妥的,总胜过当个捕快,蹉跎了这半生,浪费偌大一身才华,你以为如何?”

    张孙绳适才说王弘诲要道谢之时,李秘还有些诧异,没想到他的报答这么快就来了。

    王弘诲也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从来不敢以权谋私,如今却乐意给李秘走一下人脉,让李秘走武举人这条路,可见他是真心想要拉扯李秘一把了。

    或许他并非看重李秘的才能,而只是因为李秘是吴惟忠的弟子,这条理由便也已经足够。

    眼下吴惟忠取得大捷,往后必定要更上一层楼,提拔李秘,也能够稳固他与吴惟忠的交情,这也是好事一桩。

    再者,他到底是文官,在科举考试上是如何都不敢做手脚,但大明武举制度虽然创立很长时间,选出的人才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