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三十二回 一调芭蕉扇 奥妙火焰砖(2/4)

亦算正常。但是仔细从前面看下来,发现这个孙悟空是唯恐天下不乱似得。

    罗刹女砍了猴儿脑袋几剑,其实已经有借的打算了。因为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老娘虽然出气了,但还是得收费啊。

    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猴儿肯定是听出来罗刹女的意思了,并不是因为身上没钱,而是根本就打算动手武力解决的。这个猴儿肯定是看牛魔王一家子不顺眼的很。

    好猴王和那罗刹就斗在一起了,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哦,看来猜测的没错,但是为啥啊,还不清楚的。

    那罗刹女与行者相持到晚,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这罗刹得胜回归。

    那大圣给风吹了竟然是整整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秋天嘛,夜不算短的,少说也得十个钟头啊。定性良久,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利害!怎就把老孙送到灵吉菩萨这儿了呀,也罢。不过正好,去菩萨那一趟,一来再次感谢,二来顺便问路,其实是要讨那定风珠是真的。

    灵吉笑道,“那罗刹女,又叫做铁扇公主。他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阳之精叶,故能灭火气。”

    菩萨这么一说,我们便明白了。按书里的说法,这个天地才可以生万物,包括灵宝之类的。而人只能继续生人,甚至神仙也是不能点化无情之物变有情的。那么至于草木成精,顽石成怪什么的其实是民间神话,而绝非道教和佛教的说法。甚至相反,道佛两家是坚决抵制草木顽石摩尼珠能够变无情成有情,还能成精变怪的。

    那么在封神演义那本书里的,有个石矶娘娘在原著中是这样描写此石的。此石生于天地玄黄之外,经过地水火风,炼成精灵。

    这是个巨大的疑点呀。天地玄黄之外,怎么可能还有石头及地水火风?后面还又出来个琵琶精哩。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是比较费解的。要么是作者没有仔细思考,就盲目采用了民间传说;要么就是作者是存心故意的留下这个古怪。

    所以说,封神演义这本书写得很仓促,是为了给陶仲文歌功颂德的。很可能是多个人分别撰稿,最后整合到一块的,那当然良莠不齐,出现些错误不可避免。还有个推测,就是作者是被迫写这本书的,然心内不安,故意在书中留下几个错误什么的,以希求读者能够理智看待这本书。

    凯撒不知道,老吴到底是如何想的?但是肯定老吴写西游记的一个目的就是专门来驳斥封神演义的,从两本书中交叉存在的诸多人物身上都给冷嘲热讽的。

    那么我们返回西游记第一回,还看开篇的偈语和一大段的玄学。就发现了,老吴其实从开书的时候,就已经摆出了自己的立场,却是相当含混的在书中提到了盘古和女娲。而且一看就被认为荒唐无比的就是,太上老君怎么竟然也同时就是盘古和女娲!?女娲造人也没有提及,补天石还有剩余更是没有说过。

    而且,在书中第三十五回,猴儿跟银角大王斗法,使用真假紫金红葫芦的时候,是这么讲的,我们要仔细看。

    行者委的不知来历,接过口来就问他一句道,“你那葫芦是那里来的?”那魔不知是个见识,只道是句老实言语,就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触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银角将根本从头说出,这句话说明,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就是女娲了。那么在封神演义那本书可不是这样了,明摆着呢,老吴是在和封神演义作者他们在打对台戏啊。

    离奇的事情还有呢,在书中第八十六回,猴儿听说那个妖怪老声称自己乃南山大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