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世里做得好汉,那世里变畜生哩!”
唐僧刚经历了两次情色考验,现在屁股还颠簸的快要真成两瓣的了,肚子也饿的咕咕叫,又摔了个屁股蹲的,这心里就火儿上来了,都忘了眼前众人是土匪,便嘴里没有把门的了。
那贼闻言大怒,掣大棍,上前就打。这长老口内不言,心中暗想道,“可怜!你只说你的棍子,还不知我徒弟的棍子哩!”只得打个诳语道,“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银子,把与你罢。”
呵呵,这和尚是也吃不得亏,谁也不乐意挨揍啊,谎话一般都能暂时起点作用的,就被土匪给捆起来,吊在树上了。
却说三个撞祸精,随后赶来。八戒呵呵大笑道,“你看师父,等便罢了,却又有这般心肠,爬上树去,扯着藤儿打秋千耍子哩!”八戒一看,这心里稍微平衡了点。反正师父也听不见,先过过嘴瘾再说啊。
行者见了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猴儿也心烦意乱的,正好撒气筒来了,岂可放过。
变做个小和尚,来到近前,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这个时候也不忘调侃圣僧的,找倒霉的节奏。
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还问甚的?”唐僧暗自心里咬牙呀,猴儿太不像话了啊。因为来的和尚张嘴叫师父,就明白了这是猴儿变来看自己笑话的。你赶紧将某给放下来呀,小心以后给你念紧箍咒的。
行者道,“是干甚勾当的?”三藏道,“这一伙拦路的,把我拦住,要买路钱。因身边无物,遂把我吊在这里,只等你来计较计较。不然,把这匹马送与他罢。”悟空是猴儿性,看来现在头不疼,也忘了前些时候怎么受罪的了。然而唐僧现在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啊,就看你悟空是不是知道个好歹了。
师徒墨迹了一会儿,猴儿继续嘲讽师父,师父对悟空的意见虽然在加深,但没办法,还吊着哩。
猴儿说有钱,那伙贼便放下来唐僧。那长老得了性命,跳上马,顾不得行者,操着鞭,一直跑回旧路,也顾不上西天取经了都。可以想象得到,唐僧现在对猴儿的看法是多么不满了,去找心爱的弟子八戒诉苦寻求安慰了。
行者就将金箍棒,变作碗来粗细的一条棍子。“列位拿得动,就送你罢。”两个贼上前抢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弄动半分毫。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按说那么粗大的棍子突然出现在眼前,已经知道不妙害怕了,但还是想要抱在怀中,人为财死啊。
为什么?因为这条棍本是如意金箍棒,天秤称的,一万三千五百斤重,那伙贼怎么知得?这是陶仲文退休前交还嘉靖皇帝的赏赐呀,的确是天子手下接收官员称量的,就是一万三千五百斤,这是钱,光灼灼亮坨坨的如意宝贝!这玩意儿一般人谁不动心?何况眼前的这几个还是专门拦路抢劫钱财的山贼呢。
大圣先让那贼打了自己五六十下,才动手,先把其中一个土匪头子给打倒在地。有个该死的傻缺儿还开言骂道,“这秃厮老大无礼!盘缠没有,转伤我一个人!”行者笑着把第二个又打死了,这才唬得那众娄罗撇枪弃棍,四路逃生而走。猴儿还觉得自己做得够仁至义尽了,也没有赶尽杀绝的,唐僧会不会夸奖自己一番呢?
唐僧骑着马,往东正跑,八戒、沙僧拦住了。长老兜马道,“徒弟啊,趁早去与你师兄说,教他棍下留情,莫要打杀那些强盗。”
嗯,这个唐僧还真算是个好人,虽然善恶不分的。
八戒道,“师父住下,等我去来。”
这个八戒一点也不呆,为嘛主动就上去了?因为他知道,猴儿的脾气,肯定已经凿死了几个了,赶紧过去看看热闹的。
呆子故意插科打诨的,后来听说打出脑子来,肯定是死了人了。便高兴了,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