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战斗机f-35一样采用dsi进气道,不过区别是歼-20采用的是可调dsi进气道,在进气道侧面安装可调档板,自动根据速度改变进气量。
而本次试验的机型,几乎都清一色使用了专门适用于双发式战斗机的5x矢量推进引擎。
此外歼-20几乎全身布满相控阵天线,具备全息感知能力,拥有出色的自主格斗能力。
从细节反应出歼-20对气动力布局的设计达到了极致,是一款偏向于气动力优势的空优重机型。
可以说从歼-10开始,中国就已经追赶上了美国和俄罗斯的战斗机水平,而歼-14和歼20基本上与美俄的第四代和第五代机保持性能一致,甚至还占有局部优势。
唯一的缺陷可能在于发动机,这是历来的短板,良品率很低,一直困扰着国内的航空工业生产厂家,这一点连林默都深有体会,往往订制一个成品,会报废数十个工件,直接导致成本高得吓人。
歼-20的驾驶舱操作控制更加精简,两块拼接的触摸主屏幕实现按键,并采用光传操作系统,以光纤代替电线线路,不仅强度更牢,不易受干扰,而且小巧节省空间和重量。
林默的正版“妖孽”图纸上正是采用了光传操作系统,可以承载更大量的数据。
而且未来的可扩充性能可以得到极大提升,这也是林默对现有技术无法一次性完成图纸的妥协方式,毕竟这只是一个梦想机型。
透过黄金镀膜座舱盖,林默看到地面的一切迅速缩小,因为采用一样的发动机,升空能力歼-20和歼-14,基本上区别不大,但主翼面积还要大76平方米,在巡航音速和最大音速都相对提升9%-13%。
气动力布局影响对于机体性能的巨大,这也是林默拜在所原设计专家严国强教授门下,努力学习气动力设计的理由所在。
而美国f-22及f-35战斗机则是侧重于发动机动力,以强劲的动力弥补气动力设计不足的缺陷,相比起气动力布局研究,中国在此方面更胜一筹,通过气动力设计来弥补发动机的短板。
中美两国就像是华山剑派,气宗的发动机为主,剑宗的气动力为主,想要内外兼修,还得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歼-20的操作和歼10已经是完全两样,跨了两代的巨大差异,让林默感觉到,这是一款速度机型,而且对武器的依赖性更大。
歼-20将采用闪电sd-10d主被动双模式制导中距空空导弹和型霹雳10近距空空格斗导弹等武器,航炮方面只有两门30毫米内置式航炮。
从气动力布局上基本可以看出,擅长于超视距远程导弹攻击,一击必杀,一沾即走。
也同样继承了歼-10的高速瞬转角速度,放宽了静稳定度,同时林默在做了几个经典机动后,发觉歼-20的舒适度更加优于歼-14,采用的驾驶舱抗负荷能力设计也更上一个层次。
科技进步,哪怕是每一厘,每一分都意味着一次**,第五代机对第四代机的跨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开始做超机动,先挨个测试各种动作。”林默与地面不断通话,开始尝试飞出各种姿态。
眼镜蛇机动!
赫布斯特登壁机动!
猫鼬机动!
胡佛摇摆!
最初的几个基本动作让林默迅速确认了机体性能,依靠模拟器上的经验,毫无阻碍的与歼-20完成了最初的磨合,极为顺畅地飞出几个大角度脱离的机动。
“做的很好!漂亮!加油!继续!”地面工作人员发来鼓励的声音。
歼-20在天空中针对假想敌做出一连串连续攻击技,迎得了地面一片鼓掌声。
在天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