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全息艺术(3/3)
注重规矩的公路超跑,肯定无法与纯粹为赛道而生的赛车相比,它们不是一个世界的。后者为创造最快时间而生,而前者还要给驾驶员最佳体验。各有千秋吧,至少赛车不可能开到公路上。
他第二天又体验了劳斯莱斯。
这家伙真的是顶级奢华,加长轴距版的号称“元首级”。它的后排足够宽敞,大量的手工制造,无不体现着定制文化的用心。星空车顶再加上红‘色’的真皮座椅,在车内抬头就能够看到由八百多个LED灯泡构建的星空。
而且两扇车‘门’内还有价值不菲的银质手柄雨伞,带有烘干设备,这只有顶级的豪车才能享受到。
稍作考虑后,安峰决定增添点内容。
想法就源自于玛莎拉蒂首批不经过经销商,而是厂商直接‘交’到他手上的电动版“总裁”,出于VIP的安全考虑,车厂建议加强安全设备,如防弹玻璃——后面便引申到石墨烯防弹玻璃技术上。
目前的防弹车,玻璃很厚很重,换成石墨烯的话,它可以比普通玻璃更薄,但却拥有比防弹玻璃更强的效果,目前世界上只有GP公司能做到,成本也是十分高昂,但对于富豪来说,这些不是阻碍。
隔天安峰就让GP公司出货,安氏工业接手玻璃进行一体剪裁,玛莎拉蒂的制造部‘门’特地为大老板服务,改装防弹车。费用自然是按标准支付,自己是大老板,但也不能亏待了干活的员工。
除了两辆需要进行防弹改装的总裁,安峰也顺便把劳斯莱斯送去。
做完这件事情后,转到全息技术上。
GP公司推广这项技术已经有段时间,目前多是用在舞台表演上,但实际用在电影里,前途并不明朗,就是能够投影的电影院都得‘花’钱建设。‘逼’真的除了影像还要有背景,对设备要求也高。
最好的形式就是既有2D的,也有全息的内容,前者是赚票房回本——虽然好莱坞电影都是亏本的多。后者就是新鲜的高科技体验,少量铺设自然就没有问题……几天后,对方的想法和他一样。
剧本他们早就有了,动作片,途中也有飙车的场景,形式是很商业化的,投资也不低,2D为回本的首要,此外的全息体验只是试水。这方面感兴趣的有不少,包括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之类的。
其他投资商也有,安峰作为全息技术的贡献者,肯定得有点分红,经过各方的考虑后,他能投资10%,也就一千万美元左右,好莱坞的分红方式很复杂,安峰也不太关心,他主要看效果。
如果电影火爆的话,全息设备热卖,这才是最赚钱的。相比电影票房,起起落落的多的是,大家只看到成功的商业片,但平均十部片子里,有一两部能够红火就不错了,即使是大制作也有遭遇滑铁卢的。
全息设备是一种新颖概念,能作为奢侈品提供定制,比如全息环境设备,可以给富豪们改造房间,营造出无数种希望得到的室内环境,可以是夏天、冬天,也可以是户外,皇宫……它是全息环境的重点。
安峰最终以“投资加技术”的形式加盟这部以‘激’情、硬汉和飙车为主的商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