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国文化老师当然是很不爽的,所以特意讲了这么一段,想暗示姜黎知道,什么是上下尊卑,作为新人老师的姜黎,可没有资格在他这个老教师面前乱搞事情。
这时,一直低头玩着游戏的姜黎突然抬起头,淡淡地看了中国文化老师一眼:“说错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上’、‘下’是‘尊’、‘卑’的意思,应该解释为‘优待’和‘排斥’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士大夫也不会量刑上受到优待,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礼仪之外’,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一个意思。”
“昔年上古四圣之一的大业作五刑约束万民,即便是大禹的父亲鲧,也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怎么可以说刑不上大夫?”
“你说的那个意思,不过是那些士大夫为了维护自己特权而强弄出来的歪曲理论。”
“就算是这句话的最早出处是《礼记·曲礼》,原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意思是国君在车上向大夫抚式示礼时,大夫要下车还礼。大夫在车上向士抚式示礼时,士也要下车还礼。这样的礼仪用不着用在老百姓身上,刑法也不必用在大夫身上,接受刑罚的人不适宜在君王身旁。这话也没说士大夫有免刑的特权。”
姜黎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一下子将上中国文化课的老师给说得愣住了。
姜黎说到这里,又重新低下了头,开始玩起游戏来。
中国文化课的老师这时却突然做出了个让人震惊的动作。
他走下了讲台,走到姜黎面前,一个标准的九十度深鞠躬重重拜向姜黎,对姜黎道:“姜桑,多谢指教!您说的是对的!”
然后快步走回讲台,继续讲课。
这位教授中国文学的老师有着相当高的中国文学素养,姜黎的话到底是金科玉律还是歪理邪说,他一听就知道了,知道姜黎说的才是正确的。
学生们想要哗然,却都知道御神高中课堂上规矩大,强自捂住嘴巴,不敢在课堂上发出异响。
姜天行心中也是震动非常,但是和其他惊异于姜黎表现的学生不同,他更多的是吃惊于那名老师的表现。
被人在课堂上指正错误,这在中国,怕是没有几个老师会忍受得了,若对象是自己的学生的话或许还不要紧,毕竟青出于蓝也是美谈,但指正错误的是一个来旁听的老师,这就是非常严重的打脸行为了,按理说,被打脸的老师就算不当场发飙,也绝对不会对打他脸的人有什么好脸色,但看这位中国文学老师的行为……
RB人实在是太可怕啦!
姜天行深深感受到了RB这个民族的可怕。
不怕你有错,就怕你有错不认,死都不改。
姜天行是在中国长大的,他知道大多数中国人都很好面子,就算被人指出错误,就算心里也知道自己是错的,嘴巴上却绝对不肯认错,甚至会对指出自己错误的人恶言相向,以此来保全自己的面子。
这位老师能在自己学生面前舍得自己的尊严,向姜黎低下头颅,这是何等的勇气!
一个民族想要向前,这样的勇气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现在的中国并不是很有这样的勇气,反倒是一直被中国仇视的RB有,这让姜天行心里很不舒服。
接下来中国文学老师虽然继续了课程,但说话时却多了几分小心,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向老师回答问题的时候怕,也时不时将视线瞥向姜黎,偷偷观察着姜黎的反应。
不过中国文化老师毕竟是有真才实学的,一堂课上犯下一个错误就已经难得了,终于是没有再弄错什么,姜黎也一直专注于游戏,没有再指出中国文学老师的什么错处,又或者说中国文化老师再没有什么错处可以让姜黎指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