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后血性(1/3)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如今是将星凋零的时代。

    不仅是大宋缺少名将,辽国同样也缺少名将。

    大宋缺少名将的本质,是重文轻武的政策,极大地压抑了权贵和民间的人才。当人人以“武”字为耻时,这个国家不会再出现英雄了。

    而辽国并不轻武,它缺少名将的本质,是辽国已经烂到根子上的朝堂,权贵士大夫阶层的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国力的颓败,普通将士上升通道的堵塞等等。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耶律淳屡战屡败,却依然没被彻底罢官问罪,仍然让他当这个南京留守。

    因为如今的辽国已经无人可用了。

    耶律淳尽管打过几次大败仗,可他终究是皇室宗亲,忠心方面没有问题,更何况耶律延禧曾被宋军所俘,也是耶律淳积极营救,仅凭这件事,耶律延禧便必须要重用他。

    所以耶律淳这个南京留守不仅没有被罢免,耶律延禧反而还给他加封了一个“彰圣军节度使”的官职。

    此刻的耶律淳坐在留守府里,看着府里官员差役来来往往搬运物件,耶律淳的心情十分低落,垂头坐在椅子上不言不语。

    燕云十六州,终究没能守住。

    或者说,辽国根本没有守,与宋国一次谈判后,便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宋国,包括他就任的南京析津府。

    如今宋国方面已派人送来了书信,令他赶紧收拾行装,准备与宋国官员交接,并且所有辽军退出析津府。

    河间之盟后,两国疆界重新划定,如今的宋辽疆界在析津府以北一百里外,南京这座繁华的城池,很快就不是辽国的了。

    耶律淳满心不甘,他不想走,不愿走。

    他更痛恨上京朝堂的君臣,辽国竟堕落至此,连基本的反抗勇气都失去了,就这样把大好江山让给了宋国。

    听到宋辽签下河间之盟的消息后,耶律淳又急又气,数次向上京上疏,请求监国太孙耶律延禧三思,燕云十六州是战略要地,绝不可失,否则将来宋国若撕毁和议,挥师北伐,辽国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数次上疏,数次被驳回。

    耶律延禧最后给了他一封亲笔信,措辞十分严厉,勒令他马上整顿兵马,放弃燕云的所有城池,率燕云境内所有辽军撤回。

    然后耶律延禧语气渐温和地问他,如今宋军战力无敌,火器犀利,辽国若死守燕云,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算付出了这些代价,最后的结果真能守住吗?

    既然守不住,不如保存有生力量,放弃燕云,收缩兵力,在与宋国停战以后,辽国变法图强,厉兵秣马,社稷国祚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耶律淳看到最后不由哑然。

    最纠结的地方就在这里了,放弃又不甘心,打又打不过,仔细想想,上京朝堂的决定其实没错。

    理智的做法只能是放弃燕云,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到未来的变法图强上,只不过这种理智的决定,已全然放弃了国家的尊严和气节。

    耶律淳只能遵从,于是下令留守府官员和驻军收拾行装,准备撤离析津府。

    曾经辉煌繁华的辽南京,如今城里城外一片兵荒马乱。

    宋国即将接管析津府的消息传遍了全城,城内官员百姓仿佛天都塌了,各种谣言传闻随风而起。

    什么宋军进驻后必然屠城,什么年轻女子不论美丑,皆会被宋军充为营妓,日夜遭受凌虐,什么城内无论贫富,家产都将被宋军抢掠。

    各种传闻沸沸扬扬,整个析津府都慌了,留守耶律淳和守军还没出城,许多官员和百姓就已收拾了行李,仓惶地往北逃窜而去。

    南京留守府内,行李也被收拾得差不多了,满满装了几十辆大车,耶律淳神情落寞地起身,黯然叹了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