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力,更知道赵孝骞这个人是怎样的不好对付,两国交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不是在朝堂上吆喝几句提振士气,战争就能胜利。
至于所谓的“五十万对十万”,更是个笑话。
莫说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集结如此多的兵马,就算集结起来一齐调往南方对付宋军,辽国其他方向的国土疆域谁来戍卫?
别的不说,东北方向的女真部落就是个大麻烦,至今对辽国不服不忿,虎视眈眈,一旦被他们得到机会,一定会狠狠撕咬辽国一大口。
朝殿内吵吵嚷嚷,大多数朝臣喊打喊杀,却无人拿出具体应对的决策,耶律洪基静静听了半晌,神情越来越失望。
最后耶律洪基的视线落在萧兀纳身上,缓缓道:“萧兀纳,你如何看?”
殿内陡然一静,萧兀纳却不慌不忙地道:“臣等诸位同僚说完。”
耶律洪基嗯了一声,环视群臣道:“何人有良策退敌?”
殿内没人吱声了,刚才的喊打喊杀不过是在耶律洪基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不屈的气节罢了,真正面对今非昔比的宋军,谁能拿出良策?
良久没人出声,殿内突然传来一道年轻的声音,沉声道:“陛下,臣以为……可遣使议和,敌军势大,我大辽宜当隐忍,以待天时。”
众人闻声望去,发现说话的人竟是萧奉先。
自太孙耶律延禧监国后,便安插了不少心腹亲信在重要的位置上,其中最受耶律延禧重视的,便是这位萧奉先,耶律延禧的大舅哥。
如今的萧奉先可以说是兄凭妹贵,他的妹妹萧贵哥受封元妃,颇得耶律延禧宠爱,耶律延禧刚坐上监国的位置,自然要大肆任用党羽,萧奉先便被任为南院枢密院副使。
此刻满殿喊打喊杀声里,萧奉先却非常突兀地说要遣使议和,殿内陡然一静,接着片刻之后,满殿喧哗大骂。
群臣纷纷指责萧奉先气节尽丧,不配为契丹儿女,大辽立国而始,从未有过主动向敌人议和的先例,简直丢尽了祖宗的脸面云云。
面对满殿的呵斥责骂,萧奉先却神情淡定,阖目岿然不动,任何责骂对他来说都是唾面自干,丝毫不往心里去。
耶律洪基目光冰冷地注视着萧奉先,突然指着他大吼道:“萧奉先,你可还有一丝契丹男儿的血性?何人给你的胆子,竟说出如此不知廉耻的话,契丹男儿宁死不屈,怎能对南人低头议和?”
萧奉先叹了口气,神情淡然道:“陛下若不纳臣之谏,就当臣什么都没说。”
说完萧奉先退回了朝班,双手交叉腹下,阖目不言不动。
朝班的前列,萧兀纳朝萧奉先投去若有深意的眼神,然后他嘴角一勾,垂睑也不说话。
散朝之后,萧奉先无视朝臣们憎恶指责的目光,坦然自若地走出殿外。
落在后方的萧兀纳正想叫住他,与他深聊一番,却见一名宫人匆匆走到萧奉先面前,低声说了一句“陛下御书房召见”。
萧奉先淡淡一笑,气定神闲地跟着宫人朝御书房走去。
殿外一众辽臣目瞪口呆,心头愈见沉重。
刚才陛下厉声呵斥萧奉先,现在又单独召见他,所以,陛下真有议和的打算?
大辽这艘老迈的破船,果真已拦不住下沉的趋势了吗?
短短一瞬间,殿外的辽臣们纷纷浮起一股迟暮末路的悲凉,人群沉默地朝宫外走去,不时传出低泣哽咽之声。
…………
拒马河大营,官署后堂内。
赵孝骞翘腿坐在首位,他的面前,站着几位熟人。
皇城司的甄庆,赵信,以及在真定城被充当女真部落质子的完颜阿骨打,还有许将,种建中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