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连根拔起(3/3)
奏疏是刚送到汴京的,赵煦在福宁殿里已经看了很多遍,上面每个字他都快背下来了。
奏疏是赵孝骞写的,里面的内容很炸裂。
类似内容的奏疏,赵煦多日前收到过一份,也是赵孝骞写的。
第一道奏疏详细说明了大名府柴家在河北多处建造道观寺庙,里面的道士僧人敛财骗钱,真定府百姓多受其害,许多人被骗得倾家荡产。
诚如赵孝骞所猜测的那样,赵煦对他的第一份奏疏果然没放在心上,而且根本无法做出任何批复。
说实话,大名府柴家,赵煦都有点惹不起。
毕竟当年太祖皇帝临崩前留下遗训,其中的第一条便是交代历代大宋帝王善待柴氏后人,除非他们谋反,否则不予加罪,就算柴家后人谋反,也只能秘密处决,不得连坐柴家亲眷,不得公示天下。
这可是太祖皇帝留下的遗训,而且遗训如今就刻在延福宫外的石碑上。
所以对赵孝骞的第一道参劾柴家的奏疏,赵煦只能放置一旁不闻不问。
不然他能怎么样?
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的,很多事情对皇帝来说,同样也是禁忌,不可触碰,其中就包括柴家。
对赵孝骞的奏疏,赵煦只能装聋作哑,所以连一个字的批复都没有,仿佛完全忘了这回事。
今日,赵煦又收到了赵孝骞的第二道奏疏,同样是参劾柴家,里面的内容丰满了许多,不仅如此,赵孝骞还附上了柴家许多不法事的证据。
赵煦仔细看了一遍后,脸色渐渐阴沉。
他终于意识到,被自己刻意忽略的柴家,有点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