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周围的将士们纷纷应了。
说话间,打扫补刀的队伍仍在缓缓向前移动,这种拉网式的搜索,根本不可能有人幸免。
一名辽军从尸堆里跳出来,补刀的宋军好整以暇地端起枪,瞄准了他的后背。
谁知这名辽军却转身扑通朝宋军跪下,嚎啕大哭起来。
一边哭,一边用契丹话叽里咕噜说着什么,却没人听懂。
再看这名辽军,年纪显然有点大了,至少四五十岁,容貌尽显老态,跪在地上哭得伤心,不住地磕头。
人与人的沟通不一定需要语言,宋军将士们看这名辽军的动作就知道,他一定是在求饶,大约还在哭诉家里有老有小,他的家人需要他活着回去。
打扫战场的宋军将士们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他。
刚才说话的都头却几步上前,上下打量这名辽军一番,随即下一刻,都头猛地抽刀,雪白的刀刃划过辽军的脖子,片刻后,辽军倒地气绝。
都头收刀,目光冰冷,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
转身看着麾下的将士,都头缓缓道:“殿下有令,不留俘虏。无论多可怜的敌人,他们也是敌人!就在不久前,他们曾举刀杀过咱们的袍泽,现在一副可怜样,你们就心慈手软了?不争气的东西!”
恨恨骂了几句脏话,都头一挥手:“继续搜索!”
队伍继续向前移动,都头却停在原地,仰头默默地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一声长叹。
“何时何日,天下太平?”都头喃喃地道:“我也有家人,等着我活着回去呢。”
问天不语,秋风无声,只是轻轻地拂过他染血的铁甲征袍。
…………
两日后,一道军报风驰电掣,赶到拒马河南岸大营。
赵孝骞坐在正堂内,拆开了打着火漆的军报,上面只有简短的几句话。
赵孝骞上下扫了一遍,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将军报递给旁边的许将。
“冲元先生,这是种建中的报捷军报,你看看。”
自从身边多了一位政委似的副使后,赵孝骞像个习惯吃独食的饕餮,却不得不与人分享。一切与军队战事有关的公文军报,自己过目之后都必须再交给许将看一眼。
主打一个光明磊落,啥事都不瞒他。
最初有点不习惯,现在已经接受了。朝廷眼线嘛,必须尊敬。
许将接过军报,认真地看了好几遍,确定之后顿时露出惊喜之色,猛地一拍桌子,笑道:“好好!老夫第一次欣闻捷报,种将军壮哉!龙卫营壮哉!”
种建中的军报内容很简洁,绍圣二年九月十八,麾下两万龙卫营将士在析津府南面五十里外,击溃四万辽军。
麾下副将张嵘另领五千偏师,绕道析津府,在宋辽两军正面决战之时,五千偏师突然对析津府城发起佯攻,城内一万辽军惊慌失措,固守不出。
辽国南京留守耶律淳在与大宋王师正面交战时,惊闻宋军攻城,急忙止战后撤,率剩余近两万辽军驰援析津府。
种建中率部一万追击,在析津府城外,种建中和张嵘各率所部对耶律淳南北夹击。
在火器的攻势下,辽军死伤惨重,耶律淳抵抗无力,最后丢下一万余辽军尸首,狼狈逃回析津府,从此紧闭城门,固守不出。
至此,辽国三路进犯大宋的兵马,其中的中路析津府兵马已被歼灭大半,经此一战,辽军折损三万余,达到了赵孝骞战前定下的,最大限度歼灭辽军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
现在辽国析津府周围的残敌已被肃清,而析津府城内的辽军不足两万人,种建中所部龙卫营已将城池围住,等候赵孝骞的命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