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五百一十五章 铺垫偏袒(2/3)

  最近一个月,辽帝耶律洪基已连续派来了三拨使臣,入汴京求见大宋官家。

    而赵煦也跟赵孝骞学了个十足,同样用了“拖”字决,让礼部和鸿胪寺官员应付辽使,赵煦就是不召见。

    除了这件事,大宋剩下的不过是国内一些琐碎事,诸如治河,盐铁,漕陆,民声等等。

    尽管不太愿意承认,但章惇不得不说,近一年来大宋已进入了太平年景,自从赵孝骞奉旨赴任真定府,数败辽军后,大宋边疆已久不闻战事。

    边患已定,大宋又有富足且稳定的国力,周围的番邦异国也听说了宋辽形势的变化,纷纷遣使朝贺。

    相比往年不得不交纳岁币的屈辱,如今的大宋隐隐已有了几分汉唐气象,对周边诸国的话语权也比往年高多了。

    章惇很清楚,这一切都是赵孝骞的功劳。

    若没有赵孝骞率领龙卫营,在边疆狠狠教训了辽国,大宋何来今日的太平年景?

    不仅是赵煦扬眉吐气,作为宰相的章惇其实也是受益者。

    或者说,大宋天下的臣民都受益了,每个人都享受到了太平,而赵孝骞正是这段太平日子的创造者。

    章惇与赵孝骞曾经诸多不对付,严格说来,二人算是政敌,朝堂内外有过几次明里暗里的交锋。

    但政敌归政敌,章惇不是不辨是非的昏庸之辈,他不会被私人恩怨左右自己的情绪。

    既然受了益,而赵孝骞如今在大宋又是名震天下的英雄,章惇没理由继续与赵孝骞敌对,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利益上,与赵孝骞敌对都是非常不智的。

    所以前几日楚王赵颢莫名其妙登门,章惇还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二人在章府正堂寒暄闲聊,赵颢东拉西扯就是不说正事,章惇满头雾水,几番含蓄询问,赵颢仍避而不说。

    临走赵颢还留下了重礼,章惇等他离去后打开礼盒,赫然发现礼物的价值不菲,算算至少值二十万贯。

    章惇有点慌,这楚王莫名其妙登门,从进门到告辞,说的全是闲话,没一句正事,临走还留下了如此值钱的重礼,这老纨绔到底想干啥?

    无功不受禄,虽然不知缘由,但章惇不会无缘无故收下楚王的重礼,省得给自己埋雷。

    派人将礼物送回楚王府,然而王府大门紧闭,就是不肯收回,坚持说是楚王殿下的一番心意,请章相公笑纳。

    几次推拒,几次打回,两位大人物像狗血爱情偶像剧一样,陷入了极限拉扯。

    最终章惇还是没能退掉礼物,这几日担足了心事,就怕赵颢这老纨绔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比如请他把宰相的位置让出来,给楚王殿下坐坐……

    别怀疑,以楚王那有点疯癫且混账的性格,他真有可能说得出口。

    楚王送礼的事还没解决,今日一早,赵煦罢了朝会,却将章惇等重臣召入延福宫。

    君臣坐在福宁殿,又是一番毫无营养的闲聊,从诗词歌赋说到风花雪月,赵煦半晌不提正事,跟楚王一个德行。

    最后赵煦终于聊到了赵孝骞。

    话题很古怪,赵煦当着章惇曾布安焘等人的面,不停夸赞赵孝骞。

    从他的文采,说到他的功劳,从当年的宋夏之战率军破敌都城,到后来的宋辽之战,两败辽军,歼敌八万余,开疆四百余里,将士们士气如虹,仍有余勇可贾……

    章惇等人越听越糊涂,不知赵煦为何突然提起赵孝骞,而且把赵孝骞夸成一朵花儿似的,简直美不死他。

    虽然糊涂,但众人还是非常高情商地附和,毕竟赵孝骞的功劳是实打实的,没有太夸张之处,众人附和官家也不算昧了良心。

    硬夸了赵孝骞大半个时辰,赵煦口水都说干了,终于叹了口气,做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