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547 盆地平原(1/3)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奥地利“眼镜蛇”特种部队成立于慕尼黑体育场恐怖事件之后,奥地利决定在1973年5月1日前组建GMBV反恐大队,一切工作按期完成,首任指挥官是佩赫特。

    1973年奥地利特种部队扩大编制,补充人员,增加到了100人,驻地也从巴德沃斯拉乌迁移到肖纳乌城堡。1974年,奥地利特种大队重新改组,编制人数缩减为32人,主要任务是护送来自苏联的犹太移民从奥地利边境安全到达维也纳。

    70年代后期,奥地利境内发生数起恐怖袭击事件,彻底改变了军政领导对特种大队的看法。以桑切斯为首的一伙恐怖分子,在欧佩克成员国总理会议上劫持了多名人质,最后带着1名人质安全离开了奥地利。另外一个恐怖组织劫持了企业家帕尔梅,在得到3000万先令赎金后才释放了人质。1977年秋,奥地利政府接受内政部长布兰克的建议,决定在1978年1月1日前,在先前特种大队的基础之上组建GEK“眼镜蛇”新型反恐特种大队。尽管这支部队事实上是在1978年 4月1日前成立,但1978年1月1日还是被定为奥地利反恐特种大队的成立日。这支部队由内政部社会秩序总局局长直接指挥。

    从1981年开始,GEK特种大队开始负责保障奥地利总理的安全,同时为从奥地利出境的客机护航。1992年,“眼镜蛇”移师距维也纳25公里的维也纳新城,在专门为其计划建造的营房中安营扎寨。

    奥地利反恐特种部队不断改组,2002年7月1日,在GEK反恐大队、14支警察MEK部队、8支SEK宪兵队基础上,EKC“眼镜蛇”新型反恐大队正式成立,人数从186人增至336人。现在,“眼镜蛇”由奥地利内政部长直接指挥。此次改组成功克服了先前在警察和宪兵队之间出现的配合不力的问题。特种大队对队员的教育和训练水平要求较高,保障部队能够更迅速、更有效地做出反应并参加各种行动。除高风险特种行动外,“眼镜蛇”还要从事中等危险的行动。奥地利政府计划在2005年实现“眼镜蛇”特种大队和EGA特种警察大队的联合,该大队目前主要负责维也纳地区中等风险的行动任务。

    奥地利“眼镜蛇”特种反恐大队的座右铭是“公正裁决之剑”,主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解救人质,抓捕非常危险的罪犯,还要保护要人安全,安全警戒,为飞机护航,保护证人,负责奥地利驻外代表处的警卫工作。此外,“眼镜蛇”还有义务防止公共大楼爆炸,阻止政治谋杀,负责联邦总理府和其他政府机关的警卫工作。特种大队队员们还要保障总理和政府成员在国内视察期间的人身安全,保障受政府邀请前来访问的外国国务活动家的安全,首都维也纳国际机场也在特种部队队员的控制之下。

    在2002年前,只有符合相应选拔条件、成功通过测试的宪兵才有资格成为反恐特种大队的队员。从2002年开始,队员选拔范围扩大,任何警察和宪兵都有可能成为特种部队的队员。基本选拔条件是接受过完整的教育,年龄不低于20岁,没有犯罪前科,未受过纪律处分,体能好,心理素质强。初期选拔在3天内完成,主要是体检,考查候选人的射击训练技能,是否适于飞行,体育运动测验,心理测试,个人谈话。心理测试是选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要以此确定候选人的个性特点、社会面貌、反应能力、整体智力水平、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言语文明、光觉敏捷性和可靠性、对工作的态度、工作状态下的主动性和适当性、对光声刺激的反应等。如果候选人表现出不自信、内心激动、紧张、过于多疑、不善于吸引对方、世界观消极等特点,就会被视为不合格,在奥地利特种部队整个历史上,只有一名女性通过了选拔,至今仍在服役。

    通过初期选拔的队员,要签署为期2年半的特种部队服役合同,6个月用于特种训练,2年执行行动任务,之后服役期限可根据个人意愿每两年延长一次。在特种反恐大队训练中心进行的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