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二十一章 玉道(2/3)

br>    我看向小金令,哎!它竟然没再闪动。那这玉道又是怎么来的!

    这么说……我们现在已经不再依靠小金令了?

    我问闷葫芦:“是阴气的原因吗?它怎么不闪了?”

    他道:“它现在的反应,说明我们已经走出幻境了!”

    我摸着光滑的碧玉墙壁,难以置信,这都是真的?

    碧玉一直延伸到极其深的位置,我们现在就像处在童话世界里,被奇异的光彩肆意的包围。

    鹏飞比我好不到哪去,他明显被这里的环境惊在原地,他紧贴住光滑的墙壁,自言自语道:“这绝对不是玉,不然挖空一个玉脉都满足不了其中一二。”

    我同意他的说法,如果说通道中出现一些玉石镶嵌的东西,我还可以理解,但是用玉铺满整条通道,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这时,贾冥阳的长青刀发挥了作用,他使出横劈,一面‘玉’墙立刻被他剖开个豁口,他掰下一整块绿色的东西,说:“这些当然不会是玉。”

    他让我们看那个豁口,说:“这里面几乎全是这种东西,如果是玉的话,估计一块都不会留在这里。”

    “那这里到底是不是,卷轴上说的那个地方?”我问。

    “那上面那么说必然有他的道理,就像古时候人们把铜说成金一样,铜不是金,只是像金罢了。这里的情况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一条由玉打造的通道。”

    我点点头,他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么说来,其实并不矛盾了。

    不过还有一个疑问我并没有搞清楚,那就是贾冥阳到底是通过那张黄皮纸还是卷轴得到的此类消息。假如是黄皮纸的话,事情就有些复杂了。黄皮纸是鹧鸪子给我的,难道他来过这里?

    就这么想着,我们已经走出很远的一段距离。周围墙壁的材质好像有夜光的效果,此时不用手电,也是看的非常清楚。只不过,眼前的色彩被绿色占据。

    我以前听师父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关定东陵慈溪陪葬的那个夜明珠。

    当时正逢端午佳节,大晚上的我爷俩喝的都不少,他剥着粽子叶,就给我讲了一些有关尸体的事情。

    一开始,师父并没直接往夜明珠上说。他说当年慈溪可谓是传奇人物,百姓口中的老妖婆子,清末官员口中的老佛爷。

    这位老妖婆子生前不简单,死后更为复杂。有三次入殓之说。

    同治五年,咸丰帝的定陵完成。按满清的入葬制,慈禧的陵墓只可在定陵附近选址,并且只能建造一座陵墓,这就意味着跟慈禧的同级的慈安皇太后,要跟她作伴了。

    但慈禧得知这个消息后,极为的生气,她认为连妃园寝的妃子都可以各自为券,一个陵里却葬两个太后,这明摆是欺负她。

    无奈,当时老佛爷爪牙众多,声势浩天,并且权利几乎全执于她一手之中。这样一来,负责承修的大臣们顶不住‘上头’的压力,只好在陵的后院东西并排建造宝城、宝顶、地下建地宫。

    可谁曾想,这只是老佛爷的迂回之计,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那些顽守旧典的老臣们一点一点的开始让步。

    这不,地宫刚刚建成,慈禧再次发威:“我们是两个太妃吗?凭什么不能一人建一陵?是谁定下的规矩!”

    当时那些老臣们,心里比谁都不清楚,这分明是祖宗定下来的‘死’规矩嘛。但是碍于慈禧的淫威,硬是没一个人敢开这个口。就这样,在没人敢开先河的情况下,慈禧硬是再次打破陵制,让‘死’规矩变成了‘活’的,并且还得让这‘活规矩’在她手中跳舞!

    这下好了,理顺章成,同治十二年(记得当时师父说的是这个年份,如果我记错,也差不个一两年去),待同治小皇帝给咸丰行大飨礼礼后,慈禧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