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两个努米底亚军团也都是有我们的百夫长指挥的。
你们说,这三个军团两万人规模的联合军团到底是被谁指挥的?而且,我可以保证,在阿德赫巴没有彻底解决祖古塔夺取努米底亚王位之前;他是不会与我们翻脸的,更不会轻易的让我们的军团涉险,这就是政治。还有,我们也的确需要培养大批有沙漠作战经验的中级军官和一个精通沙漠作战的精锐军团。
不要总是把目光局限在西西里岛和汉尼拔身上;有朝一日我们肯定是能击败汉尼拔的,因为汉尼拔再怎么厉害他也只是一个人,再加上迦太基元老院一直在他后面拖后腿。汉尼拔仅凭一人之智、一岛之力就想一直与整个共和国抗衡下去吗?汉尼拔的失败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一旦我们终结了汉尼拔的神话,那么我们的下一个作战目标就是迦太基本土了;但是,我们的军团缺乏在北非沙漠里的作战经验,我们的百夫长和大队长们也不懂得如何在沙漠地区作战。所以,为了将来能够顺利的进攻迦太基本土;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在沙漠作战的准备工作,这才是我派遣军团和中级军官协助阿德赫巴的真正原因所在。”
听完奥斯卡的解释,李锡尼和昆图斯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奥斯卡根本就没有把战胜汉尼拔当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做,而是把战胜汉尼拔当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现在就开始为将来进攻迦太基本土的作战计划做准备了。这份自信心和心智,实在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二人情不自禁的对奥斯卡感到心悦诚服。
但是,脑子一根筋的李锡尼还是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只见李锡尼在恍然大悟之后,又一次对着奥斯卡问道:“既然汉尼拔仅仅凭借一人之智和一岛之力是无法与共和国抗衡的,那为什么以前共和国连续三次败给了汉尼拔呢?而且还是一次比一次败的更加惨烈,上一次决战更是战死了三万多军队;这是为什么呢?“
李锡尼的这个问题其实有点犀利了;如果不是奥斯卡甚至李锡尼的为人和对自己的忠诚,肯定就以为李锡尼这是在质疑自己了。不过,以李锡尼的个性他提出来这个问题,那就说声他是真的不解;所以奥斯卡继续解释道:”这些只是表面现象,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你想想,汉尼拔虽然三次击败了共和国的大军,但是共和国的军队变少了吗?他自己麾下的军队变多了吗?
汉尼拔的军队随着一次又一次大战的爆发,其最精锐的军队人数一直在减少;虽然也有兵力增加的情况,可那都是一些战斗力低下的雇佣军队。而我们共和国呢?曾几何时共和国总共才只有五个军团,两万余人规模的军队;现在仅是我们撒丁岛上就有四个共和国正规军团,四个家族军团,总计五万余众的军队。
再加上共和国本土尤利乌斯家族的四个军团,马克森提乌斯家族的三个军团,西庇阿家族的两个军团,布鲁图斯家族的四个军团;那就是总计十三个军团,九万余众的庞大军队!也就是说,我们和汉尼拔打了三次大战,我们失败了三次;但我们的军队却从两万多人打到了十五万之众,汉尼拔呢?他的麾下还有多少军队?
罗马的人口就是我们赢得胜利的最大依靠,只要我们没有失去罗马本土的人口优势;我们即使在战场上失败再多的次数,损失再多的军队,我们依旧可以很快完成补充,并再一次恢复自己的战斗力,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底气。汉尼拔空有一身本事,却始终无法获得迦太基本土的支持;对他来说,失败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因为我们可以打无数次的败仗,而他却只能百战百胜;只要他失败一次,那他就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经过了奥斯卡这费尽口舌的详细诉说之后,李锡尼终于明白了奥斯卡的意思;同时,昆图斯也在心里默默的思考了一番奥斯卡的言论。结果发现奥斯卡说的的确有根有据,连昆图斯都认为汉尼拔的失败似乎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奥斯卡的这番话不仅解释了李锡尼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