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夸口嫌疑,但怀的是安慰病人之心,不是跟谁比炫耀。
姜姨娘病的久,血色早无,面如淡金。自己的病自己最能知道,她道:“不用送了,麻烦京里侯爷,也麻烦寿姐儿,就是有一件事情,”
小十道:“请说。”
姜姨娘扶着儿子半坐起:“我跟着国公这些年,原以为会葬在他眼前。病这两年,我心里就只想着这个。幸好,十公子回来。实说了吧,你能住多久?这个正月我拖得过去,要是你还在,相当于国公在啊。”
龙七滴下泪水,小十也哭了。劝她道:“好生保养,咱们不是用不起药的人家,您还不老,说不到那百年的话。”
姜姨娘固执的只要问小十哪天离开,小十知道的日子,出了正月他还在这里,但哪能这样回病人,跟催着人作古似的。他就说问问镇南王,亲自出来交待跟的人,叮咛了几句。
重回姜姨娘床前安慰,劝她多进饮食。问话的人回来,按小十说的当众回道:“梁山王说了,难得来一回,他恋着孙子,总得住上几年再走。”
这话听上去十分的假,但姜姨娘不住道:“那就好那就好,我就算在国公眼前离开。”
姨娘们都在这里,听到这话都落泪,但大过年的不能哭太久,劝上一回,收泪回房。
小十出来的时候,心情难免为病人的话郁郁。北风一吹,雪打在头上,从郁郁中清醒。去太上皇面前奉陪,见到巧了,梁山王正在说几时离开的话。
梁山王左手揽着已经很想离开的萧镇,萧镇张牙舞爪模样,看上去好生挣扎。
右手揪紧白大帅。
白大帅对左扮个鬼脸儿,对右扮个鬼脸儿,用这动作表示她很不情愿多陪祖父。因长辈在说话,安书兰无声地捧腹大笑着。
萧银是个乖孩子,祖父要他坐在身边,他没怎么拒绝,正在慢条斯理吃东西。
“回老太爷,冬天冷,您哪里会怕?北风寒,也不在您话下。我请您三月里再离开大同,与天暖天冷没有关系。您信我一回,三月里您就知道了。”
太上皇好奇心大作:“你卖的是什么关子?”往陈留郡王面上也瞄一瞄。
陈留郡王难得和王爷一个口径,回道:“赏花弄景的关子。”
太上皇觉得抓搔到一些缘由,悠然道:“这边城的春想来有迷人之处,也罢,就听你的。三月春暖以前,我们把这大同附近的好景致看上一看。”
想了起来:“你不说三月这话,我也早走不了。”算给梁山王和陈留郡王听:“十五以前,去看过太后住处,再就按你们说的,天寒地冻,我不出门儿,喝尽大同的好酒,吃完名菜。十五以后,我要去袁家小镇,住到二月里,雪应该融化,周边逛着,也就三月。”
“如此最好。”梁山王喜不自胜。
太上皇看出他说的三月与自己想的不同,晚上人都散去,独问瑞庆长公主:“你最会乱猜,你说说看,他这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长公主装模作样想想:“哥哥,这不是药,装的是酒。他酿了好酒,不到三月不能开。”太上皇笑上一通放下来。
龙二今年管上夜,夜深的时候回房。见妻子迎上来:“看过姜姨娘回来,姨娘就一直哭,这会儿还在哭呢。”
龙二就到宫姨娘面前问她:“十弟回来,送您的孙子回来,这是大喜事情,为什么哭?”
宫姨娘捧着个帕子拭泪不肯丢:“呜呜呜,你得先答应我……”
龙二和妻子对望一眼,都有些警惕上来。龙二陪着小心道:“姨娘别又说那话了,您不进京的更好,显邦在京里代我尽孝,也权当代您服侍父亲……”
龙显邦是龙二的长子,自从进京赶考就留在京中。把长子留给袁训极不合适,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