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上一回,少一次,再旱一回,又少一些。”六老憨叹气不止:“只怕再过几代,这里就只在石头山了。您不知哪里听的风声,这里的地不能买啊。”
太上皇发现今年他就和石头过不去,夏天遇石头,冬天也没避开。多年遇灾水土流失,致使土地贫瘠的原因呼之欲出。但这块石头怎么开?这山可不小。
愚公移山不成?太上皇失笑摇头:“这愚公不见得好当。”
冬天黑的早,半下午烛火点起来。六老憨吃了一碗肉汤,又是两个馒头几块点心,怕再坐成了混晚饭的人,站起来说走。
太子让人打个灯笼送他到家,天黑雪滑不要摔了老人家,四喜姑娘包了十个馒头给他提上。
全是白面馒头,一点儿杂面没掺。六老憨千恩万谢,让护卫搀扶着离去。
屋里,一会儿钟点没耽误,抓紧在晚饭前紧急会议。
大家纷纷进言。
“先把这山看一圈,真的这么穷,一年比一年的收成少,得把他们重新安置到地里管温饱的地方。”
“他说附近不止一个村子,都看过来,里正那里问问人数,咱们也算个人数,新安置的地方知会县官接收,这差使不小,要办,就得妥当。”
太上皇听得春风满面,又一回认为没有白带大孩子们、小孩子们出来。他寻思着这差使不是三俩个月能完成,冬天要在这里过。明春,去些好地方以为犒劳。
晚饭以后,钱也捐出一个数目。各人的月银凑出来,黑加福姐弟最阔气,有备出行的他们捐出金叶子一包袱。
太上皇说先用着。搬迁百姓归朝廷支出,这钱会还。黑加福眨巴眼:“我们不收利息。”惹出哄堂大笑。
太上皇装着气恼:“铺子掌柜当的好,利息也学会。我也没打算给你。”
“嘿嘿嘿……”姐弟们笑的讨好。
第二天,太子带着一部分人往附近村落查看,苏先陪着太上皇在山上查看,姑太太带着四喜姑娘忙碌,准备全村或者太子回来后,附近村落的人数有着落,包括所有人在内的冬天衣食。
有两个人不在这救援之内,一个是备考的安三爷,一个是备考的褚大花女婿姚有地。
“啪哒”,房门让推开,安白氏脚下生风的进来,身上只一件薄袄。安三爷道:“忙呢?大袄子怎么不穿。”
“看你的书。”安白氏没有多的话,取了针线,风风火火的又出去。
安三爷眼馋,从窗户上往外看,见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在院门上。少年乖宝有力气,挎两个竹篮在手臂上。堆尖的馒头在里面,安书兰取出来送人。
“真的天天给?”村里小孩喜欢到不敢相信。
“天天给,”安书兰一丝不苟:“全村的人都给,你拿了,去把别人也叫来。”
“馒头来了。”萧镇和萧银提着一篮子又送来。
大手笔!
安三爷赞叹不已。
他吃饭时听到瑞庆长公主说:“这些人都是百姓。”
只有老太爷这一行做起好事来,才能这般轰轰烈烈,来的人先不分好人和坏人,都是朝廷的子民。但来的人多了,难免会出来心思叵测。老太爷也不会怕他。
安三爷强迫自己去看书,但记不住又看女儿。在家,她是锦绣衣裳。在这,厚墩墩粗布棉袄。但容光焕发,落落大方。和乖宝女婿站在一起,再没有夫妻们初时担心的不般配。
大手笔!
安三爷赞叹不已。
当天,全村的人都来了。
第二天,全村的人都来了。
第三天,四喜姑娘把送东西来道谢的人挑出来,帮忙做馒头蒸米饭。太上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