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番外第二十七章,出游是要紧事体(2/5)



    太上皇心知肚明这是皇帝的一片孝心,但还是故意取笑:“我游湖不需要拉纤,倒是吃鱼鲜你赶上了。”

    “所以我快马加鞭的来,生怕您把我丢下。”苏先回的凑趣。

    太上皇发出一阵笑声,大家也陪着笑。笑到一半,眉头一紧,嘎然止住。

    对苏先上上下下的望着,面色不太好看。

    “你要跟着我玩,可以。只是不许比我装扮的好。”余恨犹在,对镇南王忿忿:“我花了大赏银,却便宜了你。”

    安三爷忍笑,敢情老太爷还记着呢。

    镇南王忍笑唯唯诺诺。

    苏先纳闷:“听上去是古记?”

    “不古,新鲜刚出来的。你们都比我年青,习武的钟点比我久,面相上精神比我多。我和你们走在一起,没眼力见儿的人就不再瞧我了。”太上皇揭了谜底,说完,对镇南王又斜睨一回。

    苏先也忍笑:“已经明白了,您别恼,等明儿再有小姑娘在,我把姑老爷先打跑,留下您一个人给她看。”

    太上皇明着还不肯承认,脸色往下一拉:“我哪有招惹小姑娘?我这把子年纪,带着孙子在身边,小姑娘哪里看得上我?”

    带着气呼呼,不想再说,说声戏水去,大热天的不用水靠,苏先侍候换了短打衣裳,陪着太上皇下水。

    镇南王为护驾为玩他也去了。安三爷去不了,在岸边上帮照看茶水。

    到晚上,又有本村的长者带着自家的新鲜瓜果来陪太上皇,慢慢说本地的风土人情给他听。

    “胖小爷在时,是要听这些话。老太爷到了,想来也喜欢。”

    山风清袅,把田地里的菜香无处不吹到。偶然的犬吠增添山野意趣。扬州是个繁华地,京中重点治理之地。花的心思多,居住在这里的人日子相对好过,回的话里也大多是颂扬。

    “老太爷,再吃一杯自家酿的酒,这日子太平,这酒也跟着厚,呵呵,说起来,跟以前一样的米加一样多的水,倒没有添上什么。”

    “是啊,这是日子太平的好处喽。”

    长者们跟太上皇差不多年纪,他们说的好日子尽出太上皇一朝。太上皇没酒也醉了,何况村酿本也不错。把夜风当下酒菜,畅谈家长里短,都是他要听爱听的话,当晚回房心情愉快,第二天也心情愉快,第三天也心情维持,镇南王对长公主道:“看来输给我的气已化没了。”

    长公主横眉怒目:“我这里还有气呢,我哪里不比你俊?那唱曲儿偏只相中你!”

    边说,边愤愤做着针指。

    “咦,这衣裳是我的?你倒有这么好,还往上绣花?”镇南王疑惑不解。

    长公主揪一根线头给他看:“哪里是绣花?我拔花儿呢。你衣裳上花本就不多,我再弄下来几个,包管以后出门去,别人相中的是我。”

    ……

    住上半个月,东家不请就西家请,要么就是太上皇一行回请,晚晚听不完的本地新鲜。走的那一天,全村的人都来送行。

    长者们颤颤巍巍跪下:“胖小爷来这里,带出村里好几个秀才。老太爷来这里,给他们又讲了好些书。”

    太上皇含笑受了。

    不但赵先生给张学等人开课,太上皇一时性起,有一天也去讲了一章书。

    赵先生对同样道理的理解,还可能流于纸上谈兵,太上皇少年参政,一生的经验稍稍说上几句,可全是实践那种。

    张学等受益匪浅,安三爷也跟在里面学到很多。

    张学等每天欢欢喜喜回家去,对家里人说下一科必中,下一科就能进京见到胖小爷,那十分爱照顾人的贵人。村子里的人对太上皇感激不尽,公推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