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
“我主要审查你的信不要贪东西。”萧战板着脸一丝不苟。
“再说,六表哥也成亲啊。”韩正经又寻出一个萧战回京的缘由。
苏先几无亲人,是妻子连氏家中没了老人,苏似玉和小六的亲事推后。称心有袁征,是在离世以前。
看得出来韩正经还不知道内幕,可见他只怕听到消息就赶来。萧战对他忍俊不禁,指指锦幔内的房间:“去见你表姐。”
韩正经过去,没一会儿,惊呼声出来:“表姐你又有喜了?”即刻,正经又出来,把个崇拜仰慕的眼光给了萧战:“三姐丈你太厉害了!”
萧战是没人夸还要喜滋滋儿,得了夸赞更要加上十分。也就不绕弯子,痛快地把正经肩头一拍:“就等你了,跟我去岳父书房说男人要说的话。”
叫上元皓等一起前往。
……
“都到齐了,”袁训清清嗓子。
书房里,有执璞、小六、沈沐麟、萧战、元皓、韩正经,还有得官后留在京中,为这个家里效力的龙显邦、龙显靖、龙显宁。高坐的另外一个人,是老国公。
关安守在门外,让这个小小的聚会郑重而隐秘。也让参与的人有一种荣耀,认为自己是受袁训看重的人。也就在袁训开口时,把他的每一个字纳入耳中。
侯爷说的极慢,温和的嗓音中饱含耐心:“都大了,可以商议事情了,叫你们来说说家里的前程。”
场面有点儿小混乱,元皓头一个笑了,胖队长不是嘲笑,而是满意于自己受舅舅重视。胖队长听完了话,认为他是最挑尖的那个。
韩正经也满面生辉,看模样不比胖队长好到哪里。
小八袁执琅还小,他不在这里。
袁训随着笑一笑,口吻不容再让打断:“我袁家身受皇恩,到这一代上,瑜哥受封郡王,守一方的地面,有时候想想惭愧于心,并没有值得嘉奖的功绩,却恩宠隆重,唯有尽心尽力才稍有心安。你们呐,也都要把这一件子事情放在心上。”
执璞带头恭恭敬敬应了声是。
“如今太平。北方诸国休养生息,暂时没有大仗打。朝野上下都知道梁山王重视的地方会在新城。开疆辟土岂是容易的?浪费人力物力先是一大笔,守好它又花足功夫。在别人看着眼红又是一件大事情。”
柔和的在孩子们面上一瞥,袁训语重心长:“暗生嫉妒远比沙场征战要可怕。”
年纪最小的元皓却最聪明,他也不难明白。原来舅舅说的不止是他家的前程,而是大家的前程。
身为镇南王世子,自小儿就受人嫉妒。元皓应付自如,也就在不出事时不放心上。听过袁训的话,防患于未然在这会儿浮上他的心头。
元皓更敬佩坏蛋舅舅了,挪一挪身子,摆出个俯首恭听的姿势。
袁训看在眼中,不但是小坏蛋舅舅如此,别的孩子们也一起垂首聆听。
对老国公看去,舅甥有满意之色。老国公更多一层为外甥的自豪。看看他带出来的孩子都是懂事的。
大家都听了进去,袁训细细解说:“风动树先摇,林大必招风。别以为这几年反而无事,其实呢,太平是滋生不满的好年月。为什么说是不满?权势的路上永远有后来的人。你不挡他道路,他要嫌你碍事。恰好战哥也回来了,一起说说,从今儿起,提一份警惕之心,怀一份感德之意,不要怠慢小事儿,也不要纵容大事情。这也算是你们长进的好日子,又幸好,我还年富力强,又有舅祖父世事经验丰足,能为你们出些主张,挡些风雨。早早的都强健吧。到时候我就老了,让我安心。”
韩正经热泪盈眶,他家中有“福王”的帽子,别人忘记他也不敢忘记。
这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