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太后不会把执瑜留在边城。而且在事发以前,太后不会不心疼儿子到连个暗示也不给。
皇帝啐了一口:“朕不是那没皮没脸的糊涂鬼,朕看得出来。”把执璞的哭声止住。赏一个东西给他,皇帝把执璞打发走:“朕没功夫听你搅和,回家准备成亲去吧。”
执璞盛怒而来,抱着个东西怏怏而去。回家去,又让父亲啐上一口:“让别人知道,又要说装模作样。你不知道,太后知,祖母知,我知你母亲知道就行了,不用做这种形态!”
喝命:“跟我来!”
执璞垂头丧气放下东西,跟着父亲来到供奉祖父灵位的地方。见全家人都在这里,原来今天给顺伯安放灵位。
小子们手捧素服,寻个房间请新任侯世子换上。执璞见是世子冠服,但到处说不赢,老实换上。
全家含泪,目送灵位在侯爷和世子手中摆上香案,恭恭敬敬的轮流上香,为顺伯祷告一回。
侯世子虽然百般的不愿意,但他往哪里去说?数日后,他还是以世子身份和如意成亲,称心帮着婆婆操办,尚家的人感激太后和皇帝泣零。和连家说话的时候,也对背后诽谤太后的人骂不绝口。
新婚之夜,执璞对如意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要信我,我不知道这事儿。我要是知道,我绝对不答应大哥不回来。”
如意总是温柔的回答他:“我知道,我信你。”
……
客人们有了酒,前福王府又园林不错。三三两两的出席散心。张大学士无意中和常大人遇上,两个人结伴而行。
桂花林中幽静不见人,两个人的话也不吐不快。
他们本不是知己,但经过宫中定下永国公世子那晚,没有原因的就拉近关系。
那一晚,常大人认为张大学士出力不少。
……
“就这么定下吧,要是依梁山王请功的这奏章,倒要准备给个郡王。不然葛通的功劳也没有。”
梁山王的奏章意思,皇帝看得出来,别人也看得出来。
他又和葛通过不去了,葛通要因此封郡王,执瑜怎么给赏赐呢?
执瑜现下不可能封郡王,那葛通也让拉下来。长平郡王等都让拉低一等。
也可以不理会梁山王,但他是重臣不可能。
要给梁山王回复,又对应功劳的话,执瑜的赏赐要在郡王之下,在诸将之上。
张大学士抚须道:“定下永国公世子,太后的病也就好了,梁山王那里也安抚,葛通等人的功劳也好论,一举几得。”
董大学士去世以后,张大学士以资格老一枝独季。太子和齐王又是袁家亲戚,出游的时候对执瑜执璞兄弟能耐烂熟于心。也要给张大学士面子,又不扫梁山王颜面,这里面太后占的地方反而不大。太子和齐王称是。
左右都御史中,常大人是袁家亲戚,他避嫌只笑少说话。左都御史既拿不出来反驳梁山王的话——他要是一反驳,就把和执瑜执璞在一例的葛通等人全抹杀。
梁山王在军中吹牛他是几个先生跟着长大,将军们嘲笑王爷谈吐不比乡下老农强,但写奏章的本事还是不错。
也反驳不了张大学士,更不敢让太后的“病”加重。而京中平乱他也参与,他更抹杀不掉执瑜执璞盗回公文的功劳,他也称是。
礼部尚书方鸿更不会说不,有司的官员见大势已去,也点头。只有袁训要辞,而且他也应该辞。
侯爷板着脸:“这是逆子!不经我允许自作主张,不能给他!”
大家劝,侯爷执拗不肯听。
张大学士发了脾气:“老夫我上了年纪,我还要回去睡觉。皇上的意思你没听出来吗?今儿晚上没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