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外加侍候的人跟上一圈,在白雪中登上宫车。
加寿和她相处得熟悉,笑嘻嘻回答得很俏皮:“姑姑自己吃,加寿吃别的。”瑞庆小殿下扁嘴,加寿也学着她,扁一个瑞庆似的嘴儿,摇着小手让任保抱出宫门。
瑞庆小殿下遗憾的把加寿送到内宫门,对她嘟嘴儿:“可以堆雪人了,你怎么偏偏要走亲戚呢?中午好吃的涮锅子,不给你留啊。”
京里下第一场雪以后,加寿小姑娘打进京后,头一回出宫。亲戚们全等着见呢,老太太不敢回中宫,袁夫人回上去,中宫把日子定在十月里,说是宜出门的好日子,这一天,纷纷扬扬的下起雪花。
……
小袁将军的妻子又有了,信已经早到军中。
小王爷懒洋洋起身,这几天无战事,父亲让宰牛杀羊的,虽然没有酒,也是大吃一顿,为太子殿下府上小殿下定亲贺喜,也贺小袁将军。萧观打算去找亲家老爷扯扯话,另外,再声明一下。沈家的亲事到此为止,他没福气以后不用管他,再生女儿,可就是萧家先相看,萧家先定亲。
萧观愣神半天,这事情真是看不懂。什么样的好姑娘,能让太子殿下相中。太子殿下的眼界儿,可不是一般的高啊。
小王爷的亲家老爷就此出炉。
梁山王和当今,是嫡亲堂兄弟,祖父皆是太上皇。
萧观强定袁家还没影儿的女儿,是为乐子,打心里并没有当袁训是自己亲家老爷的意思。而今天呢,本着亲戚的小舅子就是自己的小舅子这思路下去,姓袁的是太子的亲家,太子又是萧观嫡亲的堂兄。
姓袁的,他现在真的成了自己亲戚。
当天小袁将军的好圣眷传遍梁山王军中,看架势不用太久就能传遍全军。而萧观在帐篷里发呆,也弄明白一件事。
辅国公拂袖而去,亏你还能在这里笑出来。亲姐丈,你倒不为他着急。
“岳父,我们今天劝住他,他明天再写一封,谁能拦住?”陈留郡王继续大笑:“哈哈,笑死我了,他还怕委屈到他女儿,哈哈,”
他才走出去,陈留郡王放声大笑,随即人笑得软脚走不动。辅国公急道:“我劝他不听,你还笑,快去给我劝住他。”
袁训不听他们的劝告,见说没有错字错文法,再自己把开头的叩辞,和结尾的叩安看过,他认为有这两个就行,中间内容,更不用改。待信干,把信折叠封好,还打上火漆印,以示这信要紧,拿在手上往外走去。
郡王嘻嘻直言相告:“字是没有错的,文辞上也不错。就是这意思,哪一句都不好。”辅国公想劝,又觉得这事情太滑稽,想笑,又想袁训这信送上去,只怕要惹雷霆怒,哪里还能笑得出来。
换成别人家辞亲事,会说自己女儿不般配,把自己家说得一文不值。小弟你倒好,你这写的全是加寿受委屈,加寿还不明白,加寿……加寿这亲事定得好不如意。
陈留郡王对他翘翘大拇指:“小弟你有种。”接信在手,心想还看什么,怎么看也找不出对的地方。
出自于真心,下笔就流利,很快写完。袁训拿起来吹了吹墨,见不再会流淌,恭恭敬敬送到陈留郡王面前:“我写得急,也许文法不对,请姐丈帮我看看,如果没有不对,这就让来人带走。”
还有就是,加寿的娘是专房专宠的,女儿自也不能差,差一丝半点的,那是要当父亲的命才是。
所以,加寿以后的喜好还没有定,亲事不能定下来。以后加寿找的,只能是她喜欢的。
在今儿把旧事翻出来,是袁将军在听到小姑娘定亲时,曾自大的愕然住。他一直以为人家是喜欢他的。
亲事虽然好,但谁也保不准加寿以后看英敏小殿下不顺眼睛,袁将军自己就记得小时候,他喜欢过亲戚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