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章 终至沬邑,道离别(2/3)

周擒讨的西落鬼戎十二翟王,正要朝奉于殿前。”

    听到侍从禀报,武乙眼神马上一变,似乎充满了喜悦。

    “引他们来宫殿之中。”

    武乙这句话脱口而出,不过他眼神微动,扫了一下旁边的太祭,又改口说道:“算了,天色已暮,让周使暂歇于馆阁之中,明日召诸臣共见。”

    所谓馆阁,就是供其他方国使者居住之地。

    “诺。”

    侍从领命而去,倒是一边的太祭,微微疑惑,不过就是擒了十二翟王,陛下神色,似乎过于兴奋了一些。

    要知道这位陛下,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当初他亲率大军,西平旨方,擒获两千余人,南征归国,使其国灭,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啊。

    “太祭,你也退去吧,过几日,便会有新的守藏史,去清理接收太史之物。”

    武乙挥了挥手,再度看向了那张禹贡九州之图,先对着西边微微点头,然后由看向东方,皱眉不已。

    太祭告退,心中却在想,新的典藏史,到底是何方之人呢?

    “嗯,西北的局势可以稍稍稳住了,下面就是另外一边了。”

    “荆蛮与巴蜀,都是小患,唯东夷是大患啊。”

    “禹王之盛,何时可再啊!”

    离去之时,武乙的自言自语,还隐约在太祭耳中回响。

    ······

    姬考随着军士指引,在沬邑主道之上前行,发现道路两旁,有各种贩夫走卒,商品琳琅满目,很多都是在姬周见都难见的东西。

    殷商的民风,亦同样别于姬周。这里的人,好酒且好斗,武勇非常,难怪经数百年之乱,还能占据诸夏之中。

    而且有一点与姬周不同,商人蓄奴之风,稍盛于姬周,也盛于其他方国。

    这也不意外,与其他方国相比,商人最为势大,这些年多征讨不臣。那些兵败之人,或者被杀,或者就沦为奴隶之辈了。

    “姬考弟弟,如今沬邑已至,我们也差不多要分别了。”

    姜兰忽然之间说的话,让姬考忍不住一阵惆怅。道左相逢,终有一别啊。

    “姐姐这便要去万方台之中吗?”

    “没错,想必你也知道,我最初之时,只想留在骊山之地,诛除妖类,并不愿送你过来。傅说大人以万方台为诱,我才愿意送你来沬邑之中。”

    姜兰手握傅说所给的铜牌,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如今已到沬邑,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去往其中了。”

    与天下诸方炼气士,汇于一台之中,谈论修行。

    向天下诸方通神真人,讨教炼气。

    这种事情,任何矢志修行的炼气士都难以拒绝。

    姜兰如此,姬考也是如此。

    不过姬考深知,他这次入沬邑之中,说是押解十二翟王过来,其实是因为商帝想要召见于他。

    召见的原因,他也知道,就是那张粗浅不堪的武道绢帛了。站桩导引之术,虽然只是开了一个头,但却指出了一条之前没人深究过的道路。

    “姐姐,考身无长物,几件法器,都是他人所赠,不得先辈许诺,未敢予人。今只有兽皮一张,玉剑一柄,赠与姐姐,以作留恋。”

    姬考从衣袖之中,取出了一张兽皮,正是姬昌曾赠他之物,记载了几种上古引气之法于其中,他不知对姜兰是否有用,但是他周身适合送出的修行之物,也只有此皮了。

    五色社稷台为家传至宝,天师冠为岐山圣物,长生之玉是先辈遗德,武丁之剑是傅说凭信,洛书则事关重大,另有百草真人所传素问一卷,彭祖所传房中术一卷,前者不得允许不可轻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