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七章 余杭诗会 (七千近八千字~)(3/6)

银啊!”

    刘西尧看到方云进来,也没听到什么喊话声,自然更有底气了,虽然方云的衣着看着有些富贵,但没准是什么富商子弟,于是故意回头看了一眼方云,当着众多才子的面冷哼一声。

    能来到画舫上的人,都是人精啊,纷纷看向方云,第一印象就是这男人俊俏帅气,但是你一个连名声都没有的人,竟然惹到了当代大儒,岂不是找死。

    方云看到了一些人,其中就有春游那次碰到的几个读书人,有几个人围绕着刘西尧,眯着眼睛看向自己,还有几个聚在一旁,其中便有杭州四大才子之一的柳云鹤,还有那个太守之子徐致远。

    这些人表情有些意外,不知道此人为什么惹到了大儒刘西尧,但总知道,今天的诗会此人将不会太好过。

    找到一个角落的方云便坐了下去,和身旁几人打了声招呼,可惜他们都是人精,没搭理咱们的世子殿下,但也没落井下石,冷眼旁观罢了。

    方云不去找不自在,安安静静的喝着茶水,听着小曲,古代青楼这些清绾唱的小曲也是一般,声音单调不说,曲子还都是慢慢悠悠的,听着好累啊,虽然也有一些唱的好的,但也只是少数。

    余杭诗会开始之前,太守徐成功也来说句话,庆祝的话,毕竟每年的初春诗会都这样,也渐渐变成习惯了,但太守不能一直待在这里,便早早回去了。

    但每次诗会都会有几人坐镇,毕竟诗词还需要这些人来评价,最让人震惊的则是前任观文殿大学士王安石,他当然坐在主位,而主位往往有两个,刘西尧盛情难却的坐了上去,王安石也只是笑呵呵的。

    刘西尧惹谁也不敢惹这个敢公然变法的家伙,而且有些成效,虽然此时退位下来,但也不他能惹的,虽然他们都可以被称作大儒,但也只是叫着好听罢了,真正能名传千古的大儒,谁没有点拿得出手的东西?

    好吧,刘西尧心知肚明,自己没什么可供传世的作品,自己这个大儒,就是不要脸弄来的,好在有些才学,对付那些年纪轻轻的才子们倒是容易的很。

    诗会一点点也热闹起来了,比如谁谁作了一首好词,或者哪位才子冥思苦想之后,七步成诗。

    这玩意听着就是了,方云也没当真,这此诗会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才子早就知道了,为了这一天不知道用尽多少脑汁,就等这一刻呢,花花轿子众人抬,也没人去拆穿他,毕竟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当场作出来的,所以呢,就互相捧嘛。

    不过方云很注意坐在主位上的王安石,这家伙可大大有名啊,什么《王安石变法》的事迹,《伤仲永》诗词啊都是流传百世的,历史上是为了改变北宋的局面。

    到了此时变成改变乾阳内部的局面,可惜都是小有成效,效果不大,好在边疆地域都是分地而治,有着好统帅的士兵,可比中原的士卒强太多了。

    变法不太成功的王安石也不是太过担心,毕竟国家不是他的,他怎么努力,一群贪官污吏处于基层,一道道命令下达过去,不知道会被改变几层含义,下放的银子不知道还剩多少。

    终究他还是扛不住奏折如雨般的击打,便告老还乡,图个清静,本来久居江宁的王安石,不知道受了那股清风,来到了杭州定居下来,太守徐成功一脸疑惑,但来了一尊大神,还得供着。

    虽然王安石早就退位了,但是人家提携过不少人,都在当朝为官,更有不少弟子,权力大得很。

    徐成功身为太守权力自然不小,自然不用卑躬屈膝,只要面上带着尊敬就够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清绾们也走了出来,场面异常热闹起来,其中就有那个楚菲儿,自从看见方云之后,便有些生气,那日凭借自己的名声邀他过来,也不来,刚听说这人惹到了刘西尧,让其想想就笑了,一个富家子弟罢了,不知道他凭借的是什么,这请柬想来也是苏家的生意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