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四百零六章 调兵遣将(3/4)

成功,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和武装。

    而秦王朝显然对此缺乏思想准备,能够动员起来投入平叛的主力机动部队仅仅只有两支,一支是章邯军,另外一支是王离军。

    章邯军由原骊山刑徒编成,巨鹿之战开战之初总规模达到三十万。

    因为兵源为原刑徒,成军时间也较短,战力虽略逊主力秦军,仍具有相当水平,属一般秦军水平。

    王离军为秦军屯驻北部备边御胡的精锐边军。该军为秦军主力军团之一,军事化正规化程度高,最大的特点和长处是剽悍轻锐的骑兵。

    秦北方军规模在三十万,由于有备边任务,不可能悉数南调,必须保持相当数量的规模,防守并震慑匈奴。

    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时,该军团也未南下。由此可见秦军大可敬,宁可亡秦,不可亡华夏。

    巨鹿之战时,王离统率十五万精锐边军南下。

    两支军队加在一起,就是秦朝阵营的所有兵力,共计四十五万。

    当时,黄河以南直到淮河的原楚国故地,既是首义之地,也是起义声势最大的地区,所以两支秦军进入这一地区,进行平叛行动。

    章邯先后消灭了陈胜的张楚,杀死了楚国的项梁,攻杀了齐王田儋,在临济消灭了魏王魏咎,基本打垮了黄河以南的反秦武装力量。

    而王离军的情况,史书只是记载他吃了一个败仗,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提到,三年十月刘邦军攻破东郡尉及王离军于成武南。

    这时,黄河以北的赵国发生了内讧。赵国国王武臣原是陈胜的部将,后受命进攻赵地,攻下邯郸后,自立为赵王。

    赵王武臣的手下大将李良因受到了武臣姐姐的侮辱,一怒之下在都城邯郸杀死了赵王武臣和他的姐姐。

    赵国的大臣张耳和陈余逃出后,在邯郸北面的信都拥立旧贵族赵歇为赵王,而后又打败了追杀过来的李良,李良随后去投奔了章邯。

    有了李良的情报,章邯对黄河以北的反叛势力有了详细的了解,等到章邯在打败楚军主力,杀死项梁后,就决定先放下楚地,过河去攻击赵国。

    至此,巨鹿之战拉开了序幕。

    章邯在楚地形势有所好转,感觉叛军不能在造成大的威胁后,就迅速挥军北上,执行先赵后楚的战略。此战略的第一步就是先扼守住广阳道,使叛军不能南下,夺取洛阳,切断章邯和关中的联系。

    这个战略要地,就是占据棘原。棘原城,也就成为秦军大本营。

    秦朝阵营的玩家部队,都降临在磁源城。

    ……

    秦二世二年后九月,王离大军军围巨鹿。

    一个月后,即秦二世三年十月,章邯军攻破邯郸。

    章邯军攻下邯郸后,由于该地有着深厚的反秦群众基础,为了防止被敌人再次占据利用,章邯拆毁了邯郸城墙,并将居民全部迁到河内。

    这一举动,目的在于彻底消除在大本营棘原和巨鹿之间的一个潜在隐患,同时把夺取的城内粮食运至棘原。

    章邯扫荡了邯郸和周边地区,将数量非常可观的粮食全部运到了大本营棘原。由于没有了粮食,当地居民也只能迁往他乡。

    而后,章邯赶到巨鹿前去支援围城的王离军。

    章邯此时分兵巨鹿南和棘原两处,并在巨鹿南筑甬道,通到黄河。这样就连成了一条完整的运粮线路,从棘原大本营出发,经洹水,入黄河,再通过甬道,来到巨鹿南章邯大营,最后送至巨鹿城下的王离军。

    巨鹿被围后,张耳的人脉关系开始发挥作用,反秦各路诸侯的援军纷至沓来,但面对数量庞大,战斗力强的秦军,谁也不敢向前,只是远远观望。

    彼时,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