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故关大军争气,率先一步剿灭王陵残部。赵括当即下令,命令故关大军越过营垒,跟大军主力会师,共同抵御桓龁和王龁两部。
“大将军,为今之计,是不是先退回故关。”军中司马向赵括建议。
按照军中司马的意思,如今主力大军跟故关的通道已经被重新打通,自当先行退守故关,再做打算。
“不行!”赵括断然拒绝,倒不是他自负,而是作为全军统帅,赵括想的更远。现如今虽然剿灭王陵大军,但是秦军主力犹在。
如果这个时候退守故关,那么南线负责阻拦秦军的赵庄大军,就将陷入前后夹击当中,可以想象,他们必将落得个跟王陵大军一样的下场。
而赵庄大军一旦被打残,赵国也就无力回天。要知道,赵国国内,已是再也抽调不出一兵一卒。
如此一来,这一场旷世大战,赵国还是要输,这是赵括所不想看到的。
“下令全军,再坚持一下,全军南下,务必接应到赵庄大军。”赵括断然下令,“另外,传令赵庄,让他收缩防线,静待援军。”
“诺!”军中司马立即挥动旗帜,传达赵括的军令。
在赵括的调动下,整个长平谷地,秦赵两国大军,由北及南,互相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蔚为壮观。
最北面,是汇合了故关大军的赵括大军,连番激战过后,尚有十二万步卒以及三万五千余铁骑。
赵括大军对面,是王龁和桓龁两部联军,清一色的骑兵部队,再加上异人军团,一共是十余万铁骑。
联军后方,就是还在跟秦军纠缠的赵庄大军。经历一番厮杀,赵庄大军还剩二十余万,步骑皆有,为赵军另外一部主力。
跟赵庄大军对峙的,就是蒙骜大军以及王龁余部。蒙骜大军,算上异人步军,尚有十二万左右。王龁大军被抽调走一部分,再加上突围时的损耗,也还剩下十二万左右。两部加载一起,预计在二十五万。
百里石长城以北,还驻扎着嬴豹的三万五千大军。同样的,赵军在故关还留守着七万大军,专门用来监视嬴豹大军。
因此,在兵力对比上,双方仍然是势均力敌。
六路大军,互相交织,实在是千古未见之奇观。
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主帅的能力。而在这一方面,白起显然更胜一筹。
武安君白起一直在狼山望楼观战,战局的任何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唯一的变数,就是他没有想到,故关竟然突然多出四万精锐异人军团,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王陵大军惨遭覆灭。
如今的战局,看上去双方势均力敌,谁都有机会围歼对方的一路大军。
赵括可以跟赵庄大军配合,南北夹击王龁和桓龁两部,吃掉这两路骑兵。同样的,白起也可以反过来南北夹击赵庄大军,就要看谁技高一筹。
实际上,秦军还是占据优势。
其一,王龁和桓龁两部,都还没有经历过连番大战,士卒体能充沛。他们也是战场上,唯一一支没有经历大战的部队。
其二,王龁和桓龁两部,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骑兵,在机动性和灵活性上,要远强于赵军。反观赵括大军,除了三万余铁骑,剩下的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步军,如何能够撵上王龁和桓龁两路铁骑。
其三,赵军心怯。经历过被围困的绝望,赵军是断不敢再轻兵冒进,全力南下,跟秦军决一死战的。万一后路再被断,那真的是欲哭无泪。
赵括也非庸人,他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求歼敌,只求将赵庄大军接应出来,共同退守故关,再从长计议。
两军统帅,皆非常人。赵括所欠缺的,主要还是实战经验。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大战,足以让他吸取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